免费预约试听
姓名:
校区:
年级:
学科:
手机:
验证码:
在我们身边,还有多少“以爱为名”的家庭暴力?
时间:2019-01-25   阅读数:1681   点赞

1.jpg

《狗十三》是知名导演曹保平2013年的作品,获得了第64届柏林电影节国际评委会特别奖和水晶熊奖青少年电影最佳影片的提名。但上映过程十分坎坷:没有色情和血腥,也没有涉及政治问题,却足足被禁了五年。

2.png

终于,这部迟到五年且裹挟着议论纷纷的影片终于在2018年12月7日上映了。影片一经上映就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这部电影虽然是一部青春片,但它却过于真实和残酷甚至让你引起不适。实际上不是真的不适,而是无奈和沉重。


影片内容

女孩李玩的“成长”

3.jpg

电影里的女主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13岁李玩,名字是她爸“随便起的”。李玩跟着爷爷奶奶生活,离异的父亲另有家室并刚刚有了一个男孩,却瞒着李玩。


成绩中等,喜欢听摇滚,喜欢晚上写作业的时候,一边听歌一边吃煮的泡面。


在一次和爸爸闹矛盾后,为了道歉,送了李玩一条小狗。情绪敏感的她和被她取名为“爱因斯坦”的小狗慢慢建立了感情,寄托了忧愁。

4.jpg

好景不长,有一天她爷爷去菜市场遛狗的时候,把狗弄丢了。家人却没有寻找,用一双旱冰鞋来弥补。李玩拼命地寻找,把家里闹翻了,爷爷受伤,奶奶走失。李玩“过激”的反应,不被理解,只剩责骂。最后父亲暴怒之下用拳头摆平了青春期少女最后的挣扎。

5.jpg

经过爱暴力后的李玩,越来越沉默,渐渐学会了摸索爸爸的晴雨表,她学会像小狗一样察言观色。

6.jpg

平静地接受继母找来替代真爱因斯坦的新狗,在全家沉浸在弟弟生日的欢乐氛围里,她学会了假模假样地笑,无比尴尬地祝福弟弟生日快乐。

7.jpg

淘气的弟弟打狗被咬伤,继母要求父亲把它送狗肉馆,在李玩不断地哀求父亲下,父亲没有把狗狗送去狗肉馆,可是狗狗还是因绝食而死去。

8.jpg

在小狗死后,在李玩爸爸的酒局上,一位她爸重要的生意伙伴给她点了份红烧狗肉,在整桌人注视下,她大口吃下去,并微笑着谢谢叔叔。


李玩终于如她爸爸所愿,用无数妥协完成了自己的“成人礼”。她可以强忍难受喝下平时一喝就吐的牛奶;可以学好英语,拿出优异的成绩单;可以在她爸爸的饭局上给他长脸了。

9.jpg

影片最后,李玩偶遇了当初走失的“爱因斯坦”,她也没有和捡到它的人争吵,没有领它回家,因为她觉得“爱因斯坦”跟着她不会好过,也许在别人家里会更幸福。


家长的责任?

但能怪父母吗,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请回答1988》里的那句台词:“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我的女儿,你也要体谅我。”

10.jpg

是啊,父母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的童年也是通过被打压、被抹杀天真走过来的,没有人教会他们到底该怎么被正确对待。


尤其在成年人的世界里,他们努力拼搏养家糊口,就像《狗十三》里的父亲一样,当前妻打来电话,懂事的女儿问起父亲和母亲之间的往事,再加上《再回首》的烘托,父亲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像个孩子一样泣不成声,他又何尝不心酸呢?

11.jpg

能去苛责他们吗?我想了很久,还是觉得大人有罪。


“人的悲喜并不相通”,孩子不会因为你是父母,就对你感同身受。想让孩子对你多一点理解,在孩子小的时候就应该像对待大人一样,诚实地向他们展示生活的不易。很多时候,“真实比和谐更重要”。


蔡康永在《奇葩说》里谈到“当父母再婚对象你不喜欢时,该不该阻挠?”时说:“如果大人和孩子有一方要去克服障碍和适应的话,那一定是大人。”


因为对一个孩子来说,童年的幸福感是影响一生的。


我们一生都在等待父母的一句对不起,父母一生都在等待我们的一句谢谢你。——姜思达


姜思达在看完《狗十三》这部电影后,发微博公开谈论起自己的父亲,以及他的原生家庭。在他小学五年级时父母离婚,他选择与妈妈生活,因疏远无法认同父亲,这一生活轨迹几乎与李玩一致。

12.jpg

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姜思达回忆到:离婚后没人说对不起,还说你得理解我们,我只能理解,学会察言观色。就像李玩只能懂事,只能改变自己,这是一个痛苦的改变。我宁可傻白甜。


大人有一套高效的、权衡利弊的处事原则,他们不自觉地把这些用在孩子身上。


面对着不会反省自己的错误,只想着要让孩子认错改变的家长,孩子只能选择改变,与父母渐行渐远。



如何当好父母


《奇迹男孩》中的小男孩奥吉

天生面部缺陷的小男孩奥吉,从小由母亲在家里教导,五年级时,他终于有机会进入普通的学校学习。初进学校的奥吉因为自己的长相受到同学们的嘲笑和欺负,回家之后家人发了脾气,赌气摔门。

13jpg.jpg

14.jpg

但他的妈妈握着他的手,感同身受地和他站在一起,告诉他:“每个人脸上的痕迹都是他一生走过的路,就像妈妈脸上的皱纹一样,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东西。”他的爸爸也总是抓准时机鼓励、赞扬他,让孩子自由的成长。


这个面部畸形的男孩能够变得开朗自信,能够自由成长,是他妈妈和爸爸共同造就的一场奇迹。

15.jpg

如果,李玩的爸爸甚至全家人能在狗丢了之后陪她一起找,并安慰她说:“我会尽最大努力陪你一起找,如果真的找不到了,你还有爸爸,还有全家人都会一直陪着你的。”


一个温暖的共情,她的童年时代,或许会平安正常长大,甚至将会自在、幸福。


中国最需要学习的,其实不是孩子,而是家长。——胡适


中国式教育,孩子的感受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保住身为家长的权威。


孩子想做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希望你做什么。


反正最后你都会自己学会忍耐,学会逆来顺受,学会成长,变成他们喜欢的样子。


打和骂,从来都不是关键。关键是家长用他们自认为合理的教育方式,扼杀了孩子的好奇心,打压了孩子的自信心,又亲手摧毁了任何平等沟通的可能。就像流水线一样,造出没有任何违背标准地方的“完美”孩子,但是他们眼里没有光。


我希望所有的家长可以学习和成长,不要让孩子再遭遇自己曾经遭遇的事情,不要让他变成讨厌的大人,再去驯化他们的孩子。不要替孩子做选择,去尝试互相理解,找到一个能够平等对话的位置,和平共处。


或许又会有人说,当父母好难好辛苦啊。


是的,真的很难很辛苦,但一旦你决定要当,请一定好好学着怎么去当。


返回